当前位置:首页  公司新闻

学以致用,精益求精,努力做好有价值的科研教学工作——“2019南航年度人物”开云Kaiyun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8浏览次数:1247作者:郭训忠、彭恬来源:开云Kaiyun责编:供图:审核: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开云官方网站开云Kaiyun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的使命。

高性能金属薄壁复杂构件在国家航空航天及核能重大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金属薄壁复杂构件整体制造难度大,缺陷形式多,破/皱难以综合协调。如何实现整体精确成形,如何实现形/性综合调控,一直是国内外该领域科研工作者长期研究并渴望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开云官方网站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在陶杰教授、郭训忠教授的带领下,针对高性能复杂薄壁构件的重大工程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柔性成形技术总体解决思路,即以柔性装备、柔性模具、柔性介质作为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尤其通过控制成形系统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实现材料在三维空间内的精确塑性流动控制,从而实现高性能复杂构件的整体精确制造。

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

在柔性成形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该团队率先研制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轴及六轴自由弯曲成形系统,实现了多种材料体系、多种三维复杂弯曲空心构件的整体精确成形和快速响应制造,突破了传统技术长期存在的复杂空心构件“造不了”、“造不好”“造不快”的瓶颈问题,打破了德国和日本在该技术领域多年来的长期垄断。所研制的三维自由弯曲成形系统在总体构型、自由度以及综合功能方面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系列化、标准化设计制造,为未来进一步的工程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另外,该团队还完成了基于难变形材料如钛合金、高强钢等薄壁管材、薄壁型材三维淬火柔性成形装备、增量渐进成形以及高温旋压成形装备,逐步将成形装备由传统压力机转型为专用成形机器人,提升制造装备自由度,不用或少用模具,提高工艺解析速度,从而满足非常规条件尤其是战时条件下的复杂构件整体快速成形。另外,在柔性模具及柔性介质研究方面,提出了多种基于柔性工装、柔性介质尤其是磁流变弹性体介质的成形新方法,改善了复杂构件成形时的应力状态,提高了成形极限,使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以及双金属材料体系复杂构件的高性能整体制造成为了可能,为航空航天以及核能工程所需的关键复杂构件高性能制造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三维自由弯曲成形系统

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不仅重视技术工艺研发、解决工程问题,而且也在积极探索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基于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基础问题以及理论问题,该团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重要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机械及制造类TOP期刊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7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近年来,连续承担中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领域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信部船舶项目以及航空科学基金等其他项目30余项。基于已开展的研究工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中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2017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1项、2017年中国发明协会金奖1项。

科技成果奖

以科学研究为引领,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努力实现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将科研成果带到课堂教学中,一直是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的宗旨。该团队长期承担《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两大姊妹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团队负责人陶杰教授辛勤耕耘,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题与解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专业认证(评估)中取得重要成果,2007年被评为“开云官方网站教学名师”,2018年获“开云官方网站教学优秀一等奖”,2019年获“开云官方网站教学创新奖”。近10年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显著,获得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老员工科研创新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1项、校级5项。

勇立潮头敢担当,奋楫扬帆谋新篇。开云Kaiyun柔性成形技术及装备团队仍将坚守初心,不断强化自身的科研业务能力,扎实提升教学工作水平,为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力量。



分享: